MindMap
mindmap
root((通信系统架构设计))
通信系统网络架构
局域网网络架构
广域网网络架构
移动通信网网络架构
5G网络边缘计
软件定义网
存储网络架构构
网络构建关键技术
IPV4与IPv6融合组网技术
网络构建
网络需求分析
网络技术遴选及设计
广域网技术遴选
层次化网络模型设计
网络安全控制技术
网络安全审计
绿色网络设计方法
通信系统网络架构
局域网网络架构
局域网是单一机构专用计算机的网络。通常由计算机、交换机、路由器等设备组成。特点是覆盖地理范围小、数据传输速率高、低误码率、可靠性高、支持多种传输介质、支持实时应用。局域网按网络拓扑分类有总线型、环型、星型、树型、层次型等类型,按传输介质分类有有线局域网、无线局域网
架构 | 架构描述 | 优点 | 缺点 |
---|---|---|---|
单核心架构 | 使用单台核心二层或三层交换设备作为网络核心。 | 结构简单,设备投资节约,接入方便。 | 地理范围受限,核心单点故障,扩展能力有限,接入设备较多时核心端口密度要求高。 |
双核心架构 | 采用两台核心三层及以上交换机作为网络核心。 | 网络拓扑结构可靠性高,接入较为方便。 | 投资较单核心高,核心端口密度要求较高。 |
环型架构 | 采用多台核心三层及以上交换机组成双动态弹性分组环(Resilient Packet Ring,RPR),作为网络核心。 | RPR 具备自愈保护,节省光纤资源,提供多等级、可靠的 QoS 服务,有效利用带宽资源。 | 投资较高,路由冗余设计实施难度较高且易形成环路,多环智能通过业务接口互通无法直通。 |
层次型架构 | 由核心层、汇聚层、接入层三层交换设备和用户设备组成层次模型。 | 易扩展,分级排查网络故障便于维护。 | 无具体缺点描述。 |
广域网网络架构
广域网利用公用分组交换网、无线分组交换网、卫星通信网构建通信子网连接分布的局域网以实现资源子网的共享。广域网由骨干网、分布网、接入网组成
架构名称 | 架构描述 | 优点 | 缺点 |
---|---|---|---|
单核心架构 | 以单台核心三层交换设备作为网络核心。 | 结构简单,设备投资节约,局域网互访效率高,新局域网接入方便。 | 核心单点故障,扩展能力欠佳,核心设备端口密度要求较高。 |
双核心架构 | 以两台核心三层及以上交换机作为网络核心。 | 网络拓扑结构可靠,路由可热切换,可靠性高,局域网接入较为方便。 | 投资较单核心高,路由冗余设计实施难度较高,核心端口密度要求较高。 |
环型架构 | 以多台核心三层及以上交换机组成路由环路作为网络核心。 | 接入方便。 | 投资较高,路由冗余设计实施难度较高且易形成环路,核心端口密度要求较高。 |
半/全冗余架构 | 以多台核心路由设备间互连组成网络核心。若任意核心存在两条以上链路为半冗余架构,若核心间均有链路为全冗余架构。 | 结构灵活,路由灵活,方便扩展,可靠性高。 | 结构零散,不便管理,不便排障。 |
对等子域架构 | 将半冗余核心划为两个独立子域,子域间通过一条或多条链路互连。 | 路由控制灵活。 | 子域间冗余设计实施难度较高,易形成环路或存在非法路由风险,子域互连设备性能要求高。 |
层次子域架构 | 半冗余核心划为多个独立子域,子域间存在层次关系,高层次子域连接多个低层次子域。 | 扩展性较好,路由控制灵活。 | 子域路由冗余设计实施难度较高,易形成环路或存在非法路由风险,子域互连设备性能要求高。 |
移动通信网网络架构
5G 系统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数据网络互连,数据网络可以是互联网、IP 媒体子系统、专用网络。用户设备通过 5G 系统接入数据网络的方式有透明模式
和非透明模式
。在透明模式下 5G 系统通过用户面功能接口接入运营商网络,然后通过防火墙或者代理连至 Internet。非透明模式下,5G 系统可以直接或通过其他网络连接至运营商网络或 Internet
软件定义网络
软件定义网络(SDN,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)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,核心思想是通过控制与转发分离,将网络中交换设备的控制逻辑集中到一个计算设备上,控制面集中管控,提升网络管理配置能力
存储网络架构
对比项 | DAS | NAS | SAN |
---|---|---|---|
架构类别 | 单机存储架构 | 网络存储架构 | 网络存储架构 |
访问方式 | I/O 总线 | 网络 | 网络 |
资源利用 | 单机存储 | 共享存储 | 共享存储 |
访问媒介 | 总线 | 以太网 | 以太网/光纤通道 |
优势特点 | 易用易管理 设备成本低 | 易用易管理 可扩展性高 设备成本较低 | 高性能 低延迟 灵活性高 |
网络构建关键技术
IPV4与IPv6融合组网技术
Abstract
目前网络演进还存在较长时间 IPv4 到 IPv6 过渡期或 IPv4 和 IPv6 网络共存期
现阶段主要存在 3 种过渡技术:双协议栈、隧道技术、网络地址翻译技术
- 双协议栈:两种协议在同一平台上双栈共存,同时运行
- 隧道技术:包括 ISATAP 隧道、6to4 隧道、over6 隧道、6over4 隧道
- 网络地址翻译(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,NAT)技术:将 IPv4 地址和 IPv6 地址分别看作内部地址和外部地址,或者相反,以实现地址转换
网络构建
网络需求分析:主要从业务需求、用户需求、应用需求、计算机平台需求和网络需求来进行分析
网络技术遴选及设计:可以使用生成树协议、虚拟局域网(VLAN)、无线局域网(WLAN)、线路冗余设计、服务器冗余设计等方式
广域网技术遴选: 可以采用远程接入技术、广域网互连技术,如数字数据网络(DDN)、同步数字体系(SDH)、多业务传送平台(MSTP)、虚拟专用网络(VPN)等。广域网性能优化策略有:预留带宽、利用拨号线路、传输数据压缩、链路聚合、数据基于优先级排序、基于协议预留带宽等方式
层次化网络模型设计
层次化设计:的优点是能降低成本,充分利用模块化设备/部件,网络变化或演化容易。层次化网络设计一般采用三层模型设计思路:接入层、汇聚层、核心层
层次化设计的原则:
- 控制网络层次
- 从接入层开始,向上分析规划
- 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
- 严格控制网络结构
- 严格控制层次化结构
网络安全控制技术
-
防火墙:网络间的安全屏障,可以保护本地网络资源。防火墙可以允许/拒绝/ 重定向数据流以及审计进出网络的访问或服务
- 防火墙的体系有:硬件防火墙、软件防火墙、嵌入式防火墙。防火墙的种类有包过滤、应用层网关、代理服务等
-
虚拟专用网络技术
- 利用公共网络建立私有专用网络,具有成本低、接入方便、可扩展性强、管理和控制方便等优点
-
访问控制技术
- 自主访问控制(DAC)、强制访问控制(MAC)、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(RBAC)、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(TBAC)和基于对象的访问控制(OBAC)
-
网络安全隔离:将攻击隔离在网络外,保证网络内信息不外泄
- 形式有:子网隔离、物理隔离、VLAN 隔离、逻辑隔离
-
网络安全协议
网络安全审计:用来测试,评估和分析网络脆弱性,能够实现自动响应、数据生成、分析、浏览、事件存储、事件选择等功能
绿色网络设计:采用精简设计、重用设计、回收设计的思路
Note
通信网络主要形式:局域网、广域网、移动通信网
graph LR
A[] --> B[]
B --> C[]
C --> D[]
D --> E[]
E --> F[]
F --> G[]
B -.-> |O:N| D